保险公司是特殊的银行,是真正“存钱”的地方;而普通的银行只是“放钱”的地方。过去是重银行、轻保险,现在是“保险公司办银行”。
保险公司对居民存款(保险费)采取的是一种强制储蓄,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。而商业银行对居民存款采取的是自觉储蓄。有人会问,自觉储蓄不是更有利于储户吗?其实不然,看似自由,其实不自由,现在自由了,以后急用钱的时候就不自由了。
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,张三的银行存折上有8000元存款,很想过一阵子凑上10000元钱的整数。可现实是,一个月之后,因为逛商场见到了想买的,因为有一个同事结婚随了份子钱……存款数字很快变成了6000元,再过一个月又少了一些,变成4000元,直到存款所剩无几。
一个人年轻时通过工作挣得的钱,有至少三分之一是应该留到退休时、年老时消费的。我们趁年轻,透支着本应分配到年老时的精力、体能和智慧,挣得收入换到老年时的经济安定。安排自己一生中的金钱分配,最科学的办法,就是购买人寿保险,将钱“存”到保险公司,退休时每月由保险公司将养老的钱定时打到你的账户。
如果你家里有50万元钱,你把它存入银行,那后来有多少钱呢?50万本金加上利息或许是0,但是,如果你将其中的2万元存入保险公司,将48万元存入银行,结果会怎样呢?你的资产瞬间会变成100多万(你在保险公司有保额50万,银行有50万元)。除了数字上的区别,还有就是制度上的区别。
银行催命:在银行贷款100万元购买了别墅,有一天贷款人不幸身故,银行会怎么办呢?银行会将孤儿寡母赶上街头,说:你们把这贷款还了再来住吧!危难之际见真情!
保险公司救命:当一个购买了100万的保障,保单生效后不幸身故,保险公司就会赔付受益人100万元。
钱存银行和存保险公司的区别
保险公司的逻辑是:客户越好越健康,保费运用时间越长,赚得越多。业务员越好,客户越好,公司越好。你好,我好,大家好才是真的好!我们都希望一生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、顺顺利利。但是,你能保证一生都能如愿以偿吗?不能!既然这样,何不给自己购买保障,万一风险来临,也不致孤儿寡母无法生活,年迈父母难以度日。